快眼看书 > 重生田园乐 > 52.纤巧绣坊

52.纤巧绣坊

推荐阅读:

快眼看书 www.kuaiyankanshu.info,最快更新重生田园乐最新章节!

    康宁县东面临海,设有码头,距离此码头往南约有五百里便是泉州府大港口。国朝于泉州府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船商业运营税务等事物,因此泉州港口便建了座非常大的码头。

    从泉州码头行船到康宁县码头大约半日就能到,因着泉州府有市舶司,诸多海船云集,即便是大码头,也会出现停船太多,使得许多商船没有位置停靠事情发生。便有些小海船会多航行半日转而停靠到临近泉州的的小码头上卸货交易,康宁县的这处码头便是其中之一。

    码头两边商铺林立,许多奇珍海货也会由此途径康宁县,再转向内陆许多州府,如此便可想见这康宁县是如何的繁华了。

    也正是因此,康宁县中便出现了许多如李老爹这般在行走在码头商铺之间扛货运货的苦力行业。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家中已无田地可耕种,只能举家租住在县城之中,仅靠着一身力气干活吃饭。

    梨花巷里,除了现今已经做了粮米铺账房的吴省小哥,连李家在内其他几户人家都是靠着苦力过活,也大多都是在码头上讨生活。虽说有时候也会帮些富户做些杂活短工,但码头上的活计却是他们真正的生活来源。

    康宁县是个大县,不论辖下村镇,单是县城居住便将近有七千余户,约有三万多人口,设有东西两个城门,可使往来客商或从东门出走海路出海,也可从西门出走陆路进内陆。

    码头往西便是东城门,诸多商人从码头上了岸便从东城门进城,而李家住的梨花巷却是靠近西城门,所以每日李老爹上工出门总要往返于整座县城东西两门近十多里长的路。

    幸好吴省小哥所在的陈记粮米铺便开在靠近东城门街上,倒不需要每日去码头干活的李老爹再来回跑。也因为临近码头,生意甚是兴隆,每隔二三日便进购大批粮食,需要苦力卸货搬货,所以才能请李老爹长期的干活。

    贯穿东城门到西城门的长街名为东大街,约有五丈宽,是整个县城最宽的一条街道,可供三四辆马车同时通行。

    这条街也是县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街上商铺林立,光是客栈就有三家,酒楼,点心铺子,珠宝铺子,粮米铺子应有尽有。经常与李老爹定野物的醉香楼便开在这街上,并还有一家香满楼也同样开在这条街,不过一家在城东,一家在城西。

    县城西城门外有条护城河,名曰长水河。河的源头在县城北边的几十里外的山脉中,途径西城门,环绕城墙至南城往东流向海里,陈府宅院坐落在城北最西,院子坐北朝南,西面院墙外便是那长水河,后园纤华院中的小溪便是从长水河引的水。

    陈府正门的那条街是与东大街并行的一条长街,名为榆林街,这条街聚居着整个县城最权贵的人家。而榆林街最正中的位置便是康宁县县衙了,而县衙大门则正对着康宁县第二宽的长街。

    这条长街约有三丈宽,长约十里,贯穿整个县城南北,名为府前街。府前街横穿东大街,北街并无商铺,多是一些三进至五进的大宅,也多是县衙官吏的宅邸。南街便是云想此时所在的集市街。

    梨花巷位于西城最南边,这一带住的多是平民或是商户,有好些巷子都是如梨花巷这般租住着从乡下来的贫户。如李家这样一个院子只住着一户人家的还是家境好些的,边上还有些更穷的人家几户合租住一个院子的都有。

    长水河从城西流向城南,沿着河边有着一条整个县城最热闹也是最萎靡的街道,这便是县城中勾栏瓦舍最多的长水街。这条街与城南至城东,长约十几里,每当入夜时,河上画舫遍布,住在梨花巷的云想便经常能听到这街上隐隐传来的阵阵丝竹之声。

    云想跟着李娘子行走府前南街的集市上,很快便看到正门上挂着纤巧绣坊四个字牌子的一家店铺。绣坊有二层,宽五间进深三间的门面,进门便见正对面一排长柜,柜上摆着琳琅满目的绣品,长柜后头则摆着一些大件。

    沿着长柜往右走到尽头是一道走廊,前边挂着长帘,隐约从帘子下面看见一道楼梯。云想知道这楼梯上去便是这绣坊的绣楼,绣坊经营的大件绣品多是这绣楼里的绣娘所绣。

    不过因为绣坊养一两个绣娘不易,一般只绣那些精致或贵价儿的大件,因此便会有许多小件或简易的绣品外包给如李娘子这般的民妇手中。

    绣坊中除了几位的衣着普通的妇人正在长柜前由着伙计跟随挑选着货品,厅中右侧挂着成衣的柜台前正站着个穿着锦缎罗裙,身披丝帛的贵妇,身边跟着一个带着帷帽的小女。边上几个穿着对襟褙子的侍女正围绕着两人殷勤服侍。

    李娘子看了看正在对着那贵妇推荐着什么的云掌柜,并没有上前打扰她,带着云想往长柜那边走去,翻看着柜上的诸多绣品。

    云想则仔细的打量着置于长柜之上的那些大件。绣坊里虽然绣品种类繁多,但却也能看出这绣坊中的绣品大多都是闵绣。

    闵绣大多色彩鲜艳,构图夸张,与云想当日所学的绣法并不相同。她所专精的绣技始于湘绣的素雅与淡墨,但又脱胎于湘绣,加入了苏绣秀丽的色彩自成一派。

    李娘子所用的绣法也是闵绣,云想并不想出人意料,之前绣的绣品也多是使用色彩鲜明的闵绣,倒正和她这个年纪的欢快活泼。

    两人并没有等候太久,云掌柜恭敬的送走了前来为女儿定做嫁衣的贵妇,云想听了半耳朵,似乎是那位的千金定下了一桩千好万好的婚事,那贵妇只说话间十句便有九句都在夸耀这婚事如何的好。

    但那位千金却似乎是个不善刺绣的,不能自己绣上一件好看的嫁衣。贵妇便带着女儿走遍了康宁县各家绣坊,终于在这纤巧绣坊定下了这件吹毛求疵的嫁衣。

    送走了贵客,不等李娘子招呼,云掌柜便微笑着走了过来,“李娘子见谅,可是让您久等了,这位就是您的小女郎吧,当日便听您说起那荷包是您家小女郎所绣,端的是精美非凡,奴家早就心生敬仰,如今可算是见着了。”

    原来招呼那位贵妇时,云掌柜便眼尖看见了从大门进来的云想二人。当日李娘子把云想上回绣的帕子与荷包拿到绣坊时,云掌柜便对绣了荷包的云想很好奇。

    要知道福州本地的绣坊出的绣品多是闵绣,便是民间的妇人因着土生土长,学的也多半都是闵绣。

    云掌柜自己便是绣娘出身,对于闵绣可说是知之甚深,上回一见那荷包,她便觉得这绣法虽然也从了闵绣的色彩与构图,但起针落针只间又似乎偏向细致,反而更像是她往日曾见识过的湘绣,因此便起了好奇之心。

    李娘子把云想稍稍推向前,“是啊,云掌柜,这是我家小女,也是我家的长女,想儿快给云掌柜行礼。”

    “儿见过云掌柜!给您道万福了!”云想蹲身行礼。

    “唉!唉!您也万福!”云掌柜退了一步,没有受全礼。她是商户,而李家户籍上却是民户。士农工商,即便李娘子如今靠着云掌柜给的活计赚钱,但云掌柜先天社会地位却是比不上李家人的,所以云掌自然不敢受云想全礼。

    她转头对着李娘子笑着说道,“原来还是您家的大娘子,可见是为长的了,如此年幼便能有那般绣技,可比的上我家绣坊最好的绣娘了。对了,李娘子,今日您来此可是上回拿的那些货都已经绣好了?”

    “可不是!”李娘子晃了晃手中的小包袱,“这次虽然多拿了些,不过小女也帮着绣了许多,昨日将将把这些都完成了,今日便给您送来了,您且仔细查看查看,可是都能过了您的眼?”说着便把手中包袱递上。

    云掌柜抿嘴一笑,接过包袱,“您李娘子手里出来的,奴家可是一百个放心,便是直接上柜就是,哪里需要查看!不过,奴家可是对您家小女郎的手艺期待已久,这会儿可要一饱眼福了。来来,随奴家去后堂看看。”

    绣坊门厅是做生意的地方,除非来了贵客,平日里自有伙计们招呼,云掌柜一般不管。而像是李娘子这般接了绣坊活计的,则都是云掌柜亲自带到后堂验货,等仔细检验过无瑕疵了,才会摆到柜上。

本站推荐:

重生田园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眼看书只为原作者熠熠清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熠熠清清并收藏重生田园乐最新章节